崇阳县局筑牢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
发布时间:2020-07-17 来源: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录入:Gov129 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
一是政府领导重视“严”责任。成立以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、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以及相关部门和12个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部署各项工作,层层压实工作责任。印发《崇阳县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》、《崇阳县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。县委书记杭莺、县长郑俊华第一时间作出批示,要求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。常务副县长毛崇谋、副县长黄齐飞多次带队,深入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巡查,提出处理意见,并现场进行督办指导。
二是加大巡查排查“明”隐患。按照“汛前排查、汛中巡查、汛后核查”和“雨前排查、雨中巡查、雨后核查”总要求,全县组织出动3500余人次,对全县74个地灾点进行了多轮巡查,其中高风险20处,中风险23处、低风险31处,需进行应急工作治理点9处,转移受地灾威胁人口33户144人,充分发挥地灾防控前沿阵地作用。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点,逐个建立台账,实时入库,实施分级分类管理,坚决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责任。排查中对重灾隐患点实行重点监控,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、设立警示标志74处,发放明白卡33张,编制隐患点防灾应急方案,明确监测责任人、预警信号及紧急情况下的避让路线等。
三是开展应急演练“增”意识。按照总体防灾预案和隐患点避险预案,5月26日,崇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港口乡游家村组织开展了应急演练,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,各行动小组各司其职、协调配合,各个环节衔接紧密,应急反应快速到位,成功撤离受威胁群众83户398人,增强了相关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,提升了应急队伍抢险救援的能力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周洪恩、副县长黄齐飞等领导到现场观摩指导。
四是实施应急治理“防”风险。对排查出来的高枧旅游公路沿线7处、路口镇桥边村9组1处、白霓镇大市村渡桥1处等9处重大地灾隐患,前期投入资金1012万元进行应急治理排险。按照“谁破坏、谁治理”的原则,我局负责高枧旅游公路沿线4处、路口镇桥边村9组1处、白霓镇大市村渡桥1处等6个应急治理工程,投入资金795.1万元,交通局负责高枧旅游公路沿线3处应急治理工程,投入资金216.9万元,消除地质灾害对69户1250余人的威胁。
五是申报治理项目“解”难题。针对县财政资金困难,地灾隐患点治理规模大,任务重的情况,我局一边治理,一边请四大队勘察设计,向省自然资源厅申报高枧乡半山村不稳定斜坡、白霓镇纸棚村宋蔡门不稳定斜坡、青山镇尺冲村七房不稳定斜坡、高枧乡石子岭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4个,申报省级地灾专项资金1768.65万元,现已通过了省厅专家评审并入库4个。项目实施完成后将解除受威胁人员9072人。
六是严格应急值守“强”防守。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守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。同时督促各镇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,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,确保通信联络畅通,重要情况要及时请示报告。要求各监测点监测员要认真负责,时刻关注极端天气等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,加强巡查监测,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,监测员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,及时报告,迅速组织隐患点群众转移。同时投入资金约18万元购买地灾应急救援装备,并成立了由局党员干部共计27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,24小时随时待命,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,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七是抓好防灾宣传“营”氛围。以“5·12防灾减灾日”、“6.25土地宣传日”等法定宣传日为契机,认真开展了地质灾害预防及避让知识宣传。汛期以来,共出动宣传车30余次,悬挂宣传条幅约80余条,向省厅、市局报送地灾防治工作宣传信息6条,电子屏滚动播宣传口号约60余条,制作宣传展板10个,发放宣传资料1400余份,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,营造人人参与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。